请问"中国"一词是由什么象形词演变而来的? 有什么典故吗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5 20:15:06
请问"中国"一词是由什么象形词演变而来的? 有什么典故吗?
如果有什么小故事, 或者是示范,可以演示那就最好了...:)

我国古代,“国”字的含义是“城”或“邦”。“中国”就是“中央之城”或“中央之邦”。周代文献中,“中国”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:一指京师,即首都;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;三指中原地区;四指国内、内地;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。

古时的“中国” 与史书记载的“华夏”、“中土”、“中原”、“中夏”、“九州”、“神 州”、“中华”一词的含义是相同的,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伟大祖国的共同 称谓。

自汉代开始,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”中国”,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“中国”。南北朝时期,南朝自称为“中国”,把北朝称为“魏虏”;北朝也自称为“中国”,把南朝叫做“岛夷”。辽与北宋,金与南宋,都自称“中国”,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。

严格地说,古代“中国”是一个形容词,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。当然,历史上的“中国”(只有中原,神州,赤县等说法.在我国的版图上中原是指江淮平原一带,此处在当时是比较富裕的地方)不等于今天“中国”的范围。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“中国”作为正式国名。直到辛亥革命以后,才把“中国”作为“中华民国”的简称。全国解放以后,也把“中国”作为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的简称。

1. [capital]: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,或直接指京师(首都)。
例a.《诗经·民劳》注:“中国,京师也”。
例b.《大雅·民劳》首节:“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”,与第三节“惠此京师,以绥四国”对文。
2. [central plain]:指中原地区.
例a.如诸葛亮对孙权说:“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,不如早与之绝”。
例b.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东瓯请举国徙中国”。
3. [Hans' territory]:指华夏族居住的地区.
例a.《论语集解》:“诸夏,中国也”。
例b.《史记·武帝本纪》:“天下名山八,而三在蛮夷,五在中国”。
4. [central state]:中央之国,含有正统、正宗一类的褒义。
例a.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“中国”,将南朝叫作“岛夷”;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,仍以“中国”自居,称北朝为“索虏”、北魏为“魏虏”。